">
:::
Chikan.tours


進輝源─張清秋

資訊上傳|大赤崁團隊
新增日期|2022-11-21
閱讀時間|大約3分鐘

張清秋是白沙鄉赤崁村丁香魚的「活歷史」之一,除積極籌組成立丁香魚產銷班外,更保存丁香魚捕魚方法的古今沿革,留有不少歷史文物,搭配40年的討海經驗,成為名符其實的丁香魚達人。
-
退而不休的張清秋,雖然失去海上搏浪的主戰場,卻轉而分享傳授多年累積的經驗,將口述歷史轉為文字記錄,曾任兩屆赤崁龍德宮主委的張清秋,對於姑婆嶼採收紫菜的歷史也相當重視,是赤崁村重要無形的文化資產財。
-
一、丁香罾〈又稱刺網〉
-
根據歷史記載,台灣光復前〈約二百年左右〉最早使用丁香罾,漁夫以搖櫓帆船清晨進入漁場,天未亮下網,等待魚兒入網,在「流頭」收網,將魚抖進簍內,回航把吊鉤放在船尾,順便拖釣鰹魚。
-
二、棒受網〈又稱欺仔火、鬼仔火〉
-
棒受網光復前使用脫籽的高樑穗,沾煤油當火把誘魚,光復後改用電土當火把;帆船搖櫓找到丁香聚集處,晚上點燃火把聚魚,把趨光性的丁香聚到船邊就下網捕撈。
-
三、埋罾網〈又稱四角網〉
-
埋罾網就是丁香罾的改良版,由四艘母船〈大船〉搭配四艘火船〈小船〉為一組,大船中一艘擔任網船、一艘載漁獲,其他兩艘協助收放網;四艘母船選定適當位置下錨,並用繩索固定,火船在外圍聚魚,母船等待適當水流下網。
-
四、焚寄網〈又稱畚箕網或火罾〉
-
盛行於民國三十七年至六十八年,網展開與畚箕形狀相同,作業與埋罾方式有些雷同,但大船改為兩艘,維持四艘火船,畚箕網時代大船已加裝馬達,棉紗網也改為尼龍網,聚魚方式則由電石改為蓄電池。
-
五、扒網
-
扒網自民國六十五年沿用至今,一組可單獨作業或搭配成為一大三小、一大兩小或一大一小,全盛時期赤崁有四十九組漁船,現僅剩少數母船作業。
-
張清秋-進輝源
-
電話:0935807158
我想更正資訊
此網站由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澎湖科技大學合力規劃設計,期盼能夠透由網站,讓大家能夠一起記錄大赤崁的種種
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此為大赤崁照片,顯示大赤崁相關景點之圖片

一起探索大赤崁
Let's Discover Chikan